通過北斗定位終端與信息化建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和物流行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根據方案,將建設精準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和全程物流監管服務平臺,在全市安裝部署數萬個北斗定位終端。
伴隨北斗全球系統的穩步建設和亞太地區的平穩服務,北斗定位系統在行業應用、大眾應用等領域快速推進。“十三五”規劃的到來,讓導航系統國產化進一步升溫,打開了北斗定位系統應用推廣的窗口。
隨著北斗定位系統的不斷發展,北斗定位終端已經可以滿足農莊厘米級、全國分米級、全球米級的高精度實時定位導航需求。借此引導,就可以實現大豆等作物“厘米精度”的播種、分米級精度的大田精細管理。
國內的很多市場都出現北斗定位系統的身影,北斗智能駕考應用為近些年剛出現的“非傳統領域”的北斗高精度應用,通過北斗定位系統的定位功能、融合傳感器等技術,實現對駕校考試結果的精準判斷,達到智能駕考的效果。
現在‘北斗定位系統’的性能還有限,它還不是最精確的系統。它的實際精確度約為10米。同俄羅斯合作,共同分享基礎設施,包括‘格洛納斯’的基礎設施,可提高‘北斗定位系統’的精確度,這是肯定無疑的。
據了解,這是我國北斗定位系統標準首次獲得國際組織的系統認可,這次認可是北斗定位系統國際標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將為全面推動北斗定位系統海事國際應用和建成北斗定位系統海事國際標準化體系奠定良好的基礎。
除了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外,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將照耀中國及周邊國家,提供較為成熟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擺脫了此前受制于他人的局面。
北斗定位系統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逐步賦能各行各業并實現了顯著的效益。小到汽車導航、共享單車、手機通訊,大到工程技術、防災救災、土地測繪等。就在本月,北斗定位系統目前每天的在線使用量已經突破了千億次。
為了促進北斗定位系統在通信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相關的管理單位已經啟動了北斗進入國際標準工作,力爭為北斗定位系統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應用提供國際標準依據。
汽車前裝、后裝用戶及北斗定位終端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在大眾應用市場中,隨著智能手機銷量的快速增長,北斗定位系統基本服務的性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模式也隨之增加,帶北斗定位導航功能的手機終端用戶數量有望激增。